|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泗洪:魏营地名来历趣探

泗洪:魏营地名来历趣探

关键词:泗洪 魏营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泗洪在线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sihong003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570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我县魏营镇历史悠久,境内丘陵起伏,海拔高度落差较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辞典》称:“魏营为曹操屯兵处”。曹操身处东汉乱世,晚年又贵为汉王朝丞相,统领天下之兵,亲历大小战争不下百次,兵之处实在多,为什么其他地方不叫魏营,而此地却叫这一名称呢?根据民间传说,对照历史典籍,笔者发现,魏营地名来历很不平凡。
  东汉末年,群雄纷起,有些诸侯野心勃勃,一心想吞并天下。袁术依靠淮南地广粮多,又有传国玉玺在手,借口说是天意,只因惧怕吕布,不敢称帝。辕门射戟后,袁术更感到吕布的潜在威胁性,于是便想方设法和吕布拉近关系,还订立了儿女婚约,谁知,吕布并不象他想象的那样。建安二年,袁术在寿春称帝,建号仲氏,“命使催取吕布之女为东宫妃”,吕布不仅不去为他捧场架势,而是怒斩来使,成为反对袁术分裂国家的第一人,并击败了前来攻取徐州的袁术主力军。《三国演义》第十七回谈的就是这一段历史。袁术分裂国家,汉王朝当然容忍不得,曹操“遂兴兵南征,令曹仁守许都,其余皆从征:马步军十七万,粮食辎重千余车,一面先发人会合孙策与刘备、吕布。”采取南北夹攻的战术攻打袁术。北路军“吕布一军在左,玄德一军在右”,曹操“自统大军居中,令夏侯惇、于禁为先锋”。“袁术知操兵至,令大将桥蕤引兵5万作先锋,两军会于寿春界口”。
  曹操带兵南下讨逆,虽然首战告捷,但战争进行得并不顺利,后期甚至异常残酷,袁术“留李丰、乐就、梁刚、陈纪4人分兵10万,坚守寿春”。“操军相拒月余,粮食将尽”,最后,曹操不得不违心地斩了粮官王空,才收买住军心,并将全部力量都押在这一局上,“传令各营将项:‘如三日内不并力破城,皆斩!’”
  曹操此次带兵南下,最后并取得胜利,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根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曹操虽身经百战,从每次战争的发生地和曹操征战行走的路线看,也只有这次战争才有可能在魏营屯兵。当时,袁术的主要势力范围是长江下游和淮河下游,以扬州为中心。曹操发兵攻打袁术的行军路线是,从许昌出发,“兵至豫州界上,玄德早人来迎”,“合兵到徐州界,吕布出迎”。从后来南朝梁武帝和北朝寿阳守敌作战的地点看,曹操带兵从徐州到寿春必经魏营境内。寿春又称寿阳,即今安徽寿县,距曹操南下讨伐袁术。300年后,南朝梁武帝和北朝作战,寿阳守敌坚城不出,梁武帝就在距今魏营南30余里地潼河山西筑石链山,横切淮河,水灌寿阳,并由此产生出一座古代重要的军事设施,铁索岭遗址,现仍在。由此可以推断出,那一段时期,寿阳在北方的界口就在潼河山附近。曹操的大军在距寿春界口30里地安营扎寨,很符合古代军事部署,所以“操兵相拒月余”的主要地点应该就在现今的魏营镇境内,为了纪念这一次战争,当地老百姓就将曹操的中军帐所在地称为魏营,将刘备的营帐所在地称为刘营,将吕布的营帐所在地称为吕营,将夏候惇的营帐所在地称为夏营,将副先锋于禁的营帐所在地称为前营,因吕布是反对袁术分裂国家的第一人,魏王曹操想表明自己爱惜人才,就奏请汉献帝在吕营所在地敕建温侯寺院,让当地人供奉吕布,又在寺院北部修建辕门射戟台,吕营从此就被先射院(吕布,字奉先,故称先射院)名称替代。这些地名后来都成为村庄名称了,现在都属于魏营镇。曹、刘、吕联合作战的次数是不多的,有籍可查的这一次是比较典型的。这些遗存下来的地名,更能说明这次战争途径于此或相持于此的存在性,从史料记载情况看,作为曹、刘、吕联合作战,也只有这一次才有可能屯兵魏营。从5个营盘(现属5个村庄)分布的地理方位看,也很符合这次战争的部署,5个营帐簸箕状向南敞开,曹营在后,于禁营紧)其前,作为前卫,刘、吕营分布在东南和西南,距曹营都在5华里左右,夏营又紧靠刘营右前方,这是典型的向南作战的营盘分布方式,从5个营盘中间穿插交叉的哨所分布情况看,曹、刘、吕互相都有戒备心理,谁对谁都不放心,这也是割据状态下几个诸侯暂时联合到一起的心理写照,与那一段历史背影正好相符,特别是曹操将正先锋夏侯惇营置于刘营右前方,既能护卫中军营,又能牵制刘备,将副先锋于禁营既作前卫,又在断吕布之后,更能看出曹操的防范心理,这样的分布与其说是监督刘、吕的行动,不如说是防止刘、吕发生兵变更合适。从曹、刘、吕营盘分布的地理情况看,还可以看出他们的主从关系和谁强谁弱姿势,曹操为丞相,属于指挥中心,营盘居中稍后,刘、吕营分设在左、右,明显是部属,吕布居右边高地,刘备处左边低洼,这也是当时吕强刘弱现实反映。
曹操此次南征,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加上刘、吕所带兵马总数应在30万左右,绝大多数兵马都在外安营扎寨,不准进村扰民,现在魏营村以北的几万亩开阔地带名叫仓湖、营湖,传说就是曹操大批兵马的营盘和粮草屯积地。从地理方位上看,也符合古代军事部署,营湖在前,仓湖在后,又都离军中营盘不远,构成坚强的后盾。仓湖、营湖地势平坦如席,为了排水和加强防务,需要开沟筑圩,处在仓湖后边的老涧沟,据说也是当时挖的,方向是从东向西,然后又蜿蜒向东南而去,如此分布情况也在符合当时的军事部署。30万兵马,需要有饮水的地方,他们根据需要开挖了不少塘和土井坑,在某某庄附近的,后来就叫某某庄塘。其中有一面塘不靠村不靠庄,又处于交通要道,很重要,很有标志性,因是官兵所挖,过往人们就把它称为官塘(现属瑶沟乡所辖村)。另一面处在西高东低的地势上峰的塘,就被称为上塘(现属上塘镇所辖村)。官塘、上塘以魏营为中心,东西相距20余里,魏营以南地方多岗岭坡地,对军事斗争十分有利。距魏营10余里的欧岗(现属魏营乡所辖村)为泗洪县最高峰,曹操在魏营屯兵,也扼守高地,显然是以南、西两面高地为营盘屏障,这些分布情况不仅符合军事战略部署,也可看出当时曹操的庞大阵容。
作为一个小地方,在历史的长河中,能遇到有30万兵马屯居月余战争是很少见的,曹操是这场正义战争的集中代表,这是魏营之所以以“曹操屯兵处”而得名的重要原因,同时,在对魏营等地名命名的过程中,也包含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评判和对和平统一的向往。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8911648573 传真:18911648573 邮箱:627527792#qq.com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