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泗洪:红色故土大王庄

泗洪:红色故土大王庄

关键词:泗洪 红色故土 大王庄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泗洪在线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sihong003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070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大王庄位于陈圩乡东部,北面是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镇半城,东南濒临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长期以来隶属于安徽省泗县管辖,抗战时期属我党建立的民主政权泗南县。村民王姓居多,其祖上在明朝年间由山西太原迁居于此,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也只有几十户人家。
早在1939年上半年,安徽省抗日战地动员委员会第八工作团和抗演六队一部也相继来到了半城、大王庄一带。他们在半城镇、大王庄积极发动群众,成立抗日团体,向各阶层人民宣讲团结抗日主张和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
1939年7月,中共洪泽湖特区区委成立,经常派人到大王庄来,秘密开展建党活动,进行党组织的发展工作。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大王庄先后发展了4名党员,并于11月在大王庄东头的柏树林里成立了半城第一个党支部,即大王庄党支部。支部由王梓琴任书记,王敏任组织委员,王云任宣传委员,4名党员编为一个小组,王修祥为小组长。大王庄党支部成立后,在积极发展党员的同时,1939年冬,在大王庄西头的祠堂里组建了抗日游击队,全队约有30余人,步马枪10余支,手榴弹若干枚,积极开展抗日斗争。
1941年5月,彭雪枫率领的新四军第四师主力在路西经过3个月的反顽斗争后,奉军部命令转移到皖东北地区,不久四师司令部移驻半城。新四军四师指战员,以洪泽湖为依托,在淮北大地上进行大小数百次战斗,指挥淮北军民反“扫荡”,反“蚕食”,取得了一个接一个的胜利,使整个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不断巩固发展。1942年冬,在粉碎日寇33天的大“扫荡”之后,12月17日,淮北抗日根据地党政军领导机关移驻大王庄,直至1946年10月。
1944年4月,侵华日军为打通大陆交通线,大举向河南腹地进攻。8月15日,彭雪枫奉中央军委和新四军军部之命,率四师主力部队在大王庄誓师西征。在誓师大会上,彭雪枫作了感人心魄的动员讲话。他说:“三年前,我们忍痛撤出了豫皖苏路西根据地,从撤出路西那天起,我们就发誓一定要把它收回。为了路西倚门东望的父老乡亲,我们就是战死疆场,也心甘情愿!”
从8月15日到9月11日,彭雪枫率领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路西地区,夺取了肖县、永城和宿县等城镇,解放了200多万人口。9月11日,彭雪枫率部攻打八里庄,就在我军取得节节胜利之时,在前沿指挥的彭雪枫不幸殉国,年仅37岁。为了不影响部队的士气,也为了保护身怀六甲的彭师长爱人林颖,师领导请示新四军党委后,决定暂缓公布彭师长阵亡的噩耗,并要求有关人员保守这个秘密。直到1945年1月,彭雪枫师长牺牲的消息才公布于世。
将星殒落,淮北军民悲痛欲绝,2月2日,淮北各界6000余人前往洪泽湖畔,将彭故师长雪枫的灵柩,从停在濉河上的大木船上恭迎到师部驻地大王庄,并于2月4日到6日举行了公祭。 7日,党中央在延安、淮北军民在大王庄,同时举行彭雪枫追悼大会。大王庄淮北各界16000余人参加了彭雪枫师长的追悼大会和安葬仪式。村民王以志回忆说:不少群众(包括远自百里以外的)来到停放彭师长灵柩的大王庄吊祭彭师长,四师骑兵队的每一匹马的头都戴上了白花,祭桌上摆满的猪和羊,鞭炮声持续不断,人们用特殊的方式来悼念为国捐躯的抗日英雄。
在追悼会上,军民齐声呼唤师长,声震淮北。从半城到大王庄,两公里的路边上,群众自发地摆了100多处祭桌。每个祭桌上都放着一炉香、一碗水和一面镜子,表达群众对彭师长的虔诚敬意,水和镜子象征雪枫同志清正廉洁的高贵品德。
在彭师长的灵柩运往墓地时,老百姓成群结队地跟在后边,哭声一路。不少年迈的老人,拄着拐杖,在子孙的搀扶下,也跟着送葬。送葬结束了,可人们围着彭师长的墓久久不愿离去。中共中央华中局代表曾山,看到这些情景感慨地说:一个领导同志牺牲后,出现这样动人的场面,过去是很少有的。
在淮北根据地,彭雪枫师长、淮北区党委邓子恢书记以及边区行署刘瑞龙主任领导根据地人民减租减息,改善人民生活, 兴修水利,发展工业、农业和商业,兴办学校,救济灾民,抚恤伤亡。在抗日和根据地建设中,四师与淮北人民水乳交融、情同手足、亲密无间。
时至今日,大王庄的许多村民对往事仍记忆犹新。他们回忆说,当时村民吃水困难,要到很远的地方挑水时,彭雪枫师长立即带领四师官兵为全村村民挖了口砖井。老百姓为纪念四师的恩情,特将此井命名为“新四井”。现年76岁的村民王家赞说,当时他家有五头牛,他的父亲有次不小心,脚后跟被牛蹄踩掉了一块肉,疼痛难忍。彭雪枫得知后,派警卫班班长郑其州连夜骑马到河东的龙集应山四师医院去取药,医好了父亲的脚伤。全村的人在得知彭雪枫牺牲后,凡是懂事的没有不掉眼泪的……
淮北抗日根据地党政军领导机关驻扎大王庄期间,老一辈革命家陈毅、邓子恢、张爱萍、张震、刘瑞龙在这里都留下了革命的足迹,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爱民篇章,赢得了人民的爱戴!
岁月流逝,抹不去人们心中的记忆。新四军的领导、老战士没有忘记大王人民。斗转星移,1982年起,林颖偕子彭小枫、张震与夫人马龄松及儿子张晓阳、刘瑞龙的女儿刘延淮以及邓子恢之子邓淮生多次到来到这片红色的热土,看望过去的老房东和村民。可惜的是原有的住房、部分老房东也不在了, 但那在战争年代凝结而成的情感是无论如何也是割舍不断的,将在新四军第二代的和现今的大王村民身上延续。
人民的乳汁哺育起来成长新四军第二代也牵挂现今大王庄的发展。2005年10月,在北京新四军后代们的努力协调下,中华海外联谊会、香港南益集团总经理林树哲先生出资捐资40万元,对原新四军四师师部所在地陈圩乡大王庄小学进行扩建,为大王小学新建教学楼一幢。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四师分会也捐出7万元来建设新二电灌站,切实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张小冲受母亲杨纯的嘱托,自2006年以来,对大王海联小学6位品学兼优的同学进行资助,直至他们大学毕业。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四师分会副会长、刘瑞龙之女刘延淮饱含深情地说:“我们这些新四军二代,不少是在这里出生的,是当地乡亲的奶水把我们养大,是他们用生命保护我们成长,现在我们要通过行动,为家乡发展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8911648573 传真:18911648573 邮箱:627527792#qq.com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